评论员 李长需
在足球场上,若遭遇困境便寄希望于“符咒”来扭转局势,这样的现象不禁让人愕然。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期中足联官方发布公告,对长春喜都足球俱乐部在客队休息室放置封建迷信物品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在2025年6月28日中国足球乙级联赛的一场比赛中,长春喜都队与陕西崇德荣海队的对决在亚泰训练基地主体育场展开。然而,比赛前夕,长春喜都队的工作人员竟在客队休息室放置了封建迷信的黄符,上书“敕令山西崇德荣海必败”。此举不仅对足球运动的竞技精神造成了亵渎,更是对中国体育文化的莫大讽刺。
长春喜都队作为中乙北区第二的强队,实力不容小觑,本应有夺冠的硬实力和信心。然而,当他们在比赛中遭遇困境,连续多轮不胜时,管理层竟选择转向“玄学方案”,寄希望于通过贴符咒来扭转败局。这无疑是一种病急乱投医的心态,暴露了中国足球职业化三十年来最致命的缺陷——缺乏系统的过程管理能力。
当现代足球管理技术失效时,部分俱乐部便会本能地退回巫祝思维的舒适区。这种现象并非长春喜都队独有,赛前“做法事”、特定仪式“求好运”的传闻在足球圈内私下流传已久。这次事件只不过是将这些桌子底下的东西公之于众。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长春喜都事件是两种足球认知体系的碰撞。我们的足球文化依旧停留在简单粗暴的“贴符”阶段,没有真正传承汉代蹴鞠“君子之争”的文化智慧,也没有消化现代足球的精髓。建立健康、有韧性的竞技文化基因才是当务之急。
要打破这种文化困境,单靠嘲笑几张黄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建立足球领域的“祛魅机制”,以科学的心理辅导体系来替代“玄学”鼓动。同时,要重构成功认知体系,抛弃足球运动的功利主义思维。当我们的足球文化能够回归到最本真的快乐与纯粹时,才能与世界各国的足球文化平等交流,也才能在国际赛场上展现出真正的实力与风采。
长春喜都队的黄符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但它所揭示的文化阴影却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顽固。中国足球需要的不是一场针对封建迷信的道德审判,而是一次彻底的文化基因测序与修复。只有建立起健康有韧性的竞技文化基因,我们才能拥有打败强大对手的底气与能量。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至关重要,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与坚持。
